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

電子四甲10029176楊佳恩 "11/5/2015 議題思考與討論 (二) 如何看待「人」是合於道德的?"

道德,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。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、生產關係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。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範。只涉及個人、個人之間、家庭等的私人關係的的道德,稱私德;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,稱為社會公德。
另特此補充,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,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,而公共機制指所有場合都能套用的準則。

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,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: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,但是在不同的時代,不同的社會,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;不同的文化中,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、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;同樣一種道德,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、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。 
道德一詞,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《道德經》一書。老子說:「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勢成之。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」其中「道」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;而「德」是指人世的德性、品行、王道。但,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。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,並無道德一詞。「道德」二字連用始於荀子《勸學》篇:「故學至乎禮而止矣,夫是之謂道德之極」。在西方古代文化中,「道德」(Morality)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「Mores」,意為風俗和習慣。《論語·學而》:「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錢穆先生的註解:「本者,仁也。道者,即人道,其本在心。」可見,「道」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,應屬於世界觀的範疇。

中國早在孔孟時代就已經有"道德"放面的觀念。如果一個人他沒有了道德,那它跟畜生有什麼兩樣呢? 道德它涵蓋的範圍其實無所不在,舉凡人與朋友、父母、另一半、陌生人、甚至是自己一個人時,時時刻刻每個人都受著道德的規範,舉例來說,今天我在捷運上大聲地講個手機、或是在圖書館裡聊天,這或許都沒有觸犯什麼法條,但確實已經影響了其他人,別人看你的眼光可能就是"沒品"、"沒道德"。又或許今天四下無人,我在馬路邊隨便丟棄了一個垃圾,這件事情其實可能也沒人能約束、逞罰我,但是基於環保、衛生的觀念,從小到大的"道德觀"告訴我,我不能做這件事。所以其實道德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,應該要審慎的來思考這個問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